7月份神经病全体出动,德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26.7.2016 08:24| 发布者: KaiyuanEditor| 查看: 1342| 评论: 0|原作者: 讲故事的德语老师,原作者蒸镜子老师

摘要: 德国七月份事故不断,到底是怎么回事?
7.18     Würzburg火车砍人事件

德国时间7月18日晚,一位住在Ochsenfurt寄养家庭的17岁难民在开往Würzburg的列车上砍伤了四名来自中国香港的乘客。在乘客的当时报警电话录音中可以清晰听到案犯呼喊:真主至上allahu Akbar。

该少年一年前在德国Passau登记为“无成年人陪伴的未成年难民unbegleiteter minderjähirger Flüchtling",今年三月正式得到了居留许可。两周前,他来到新的寄养家庭。

640.jpeg

事件公开后,ISIS在网上发布了一个疑似是案犯录制的视频,在视频中,案犯手持尖刀,声称要开展自杀式袭击,要向非伊斯兰信仰国家 " Ungläubige Länder"复仇。

已经证实,视频中的人的确是案犯本人,录制地点就在他的寄养家庭里。

640-2.jpeg

关于少年的报道中,常出现一个词:schnelle Radikalisierung迅速极端化

除了行凶时喊的口号,警方还在他家里发现了练习簿上自己画的ISIS旗帜和一封写给父亲的遗书。

在遗书里他写到:Jetzte bete für mich, dass ich mich an diesen Ungläubigen rächen kann und betet für mich, dass ich in den Himmel komme"为我祈祷吧,愿我可以在那些非信徒身上成功复仇,愿我能够进入天堂。

警方推测,少年的极端化开始于两天前, 当他得知在阿富汗的朋友死亡之后,这位少年突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对于这位朋友的身份和死亡的原因,我们目前无从知晓。

这件事的后续信息很少,因为紧接着发生的慕尼黑枪手事件吸引了眼球,跟踪报道非常有限。本人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伤者目前情况的相关报道。

德国官方没有否认该事件是恐怖袭击,但是在慕尼黑枪手案出来之前,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洗地贴”,讲述未成年难民生活的艰辛。

随着慕尼黑枪手事件的发生,这件事有些淡出视野。仔细想想,这样一起首次被官方承认的恐怖袭击就这样销声匿迹了,也是有些奇怪的。

7.22     慕尼黑奥体购物中心枪击案

我是周六凌晨1点在微信群里看到的消息。当时枪手还没抓到,各公众号发推送,主要的目的是通知慕尼黑的小伙伴们注意安全。

我在Tagesschau看到新闻后也截图做了推送,希望能够借此证实消息的真实性,提醒关注我的童鞋们注意。

枪手在麦当劳门口开枪的视频也是在群被转发。我一直在看相关报道,快4点钟才睡。

当时大家都觉得是恐怖袭击,持枪和火车上持械相比也是新维度,加之一开始一直报道的是有三个持机枪的凶手在逃,一个都没抓到,IS也出来认领(当时我在手机客户端的截图↓),局势是比较紧张的。

640-3.jpeg
周六睡起来,德国官媒就已经断定凶手只有一人,并且当时已经自杀身亡了,各方报道对慕尼黑警方一片赞歌。

我心想,出动了2000多人抓这一个人,最后还是枪手自杀的,也不知道厉害在哪里。不过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也要稳定人心就是了。

报道中说,期间有巡逻警察对枪手开枪,但是貌似没有打中。最后枪手当着警察的面开枪自杀。

640-4.jpeg

最开始,当局也觉得也把局势形容成“akute Terrorllage(紧急恐袭局势)”(↑),周六起来看报道,用的就是Amoklauf(持械暴徒)了。

现在根据调查显示,这个18岁的伊朗裔德国少年,在德国出身,德国长大,但是一直在学校里受同学欺负,长时间接受心理治疗。

7月22号这天,他在奥体购物中心杀了九个人,伤了十多个人后自杀身亡。被杀和受伤的人中大部分是青少年(↓)。
640-5.jpeg

凶手Ali David S.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的Einzelgänger,没有什么朋友。父亲是Taxifahrer出租车司机,母亲是售货员Verkäuferin,还有一个比他小四岁的弟弟。

从中学开始他就一直被同龄人欺负,(有报道称尤其是被土耳其裔欺负)。同学们都觉得他很奇怪,不喜欢他的名字,学他的姿势,嘲笑他。

他沉浸在电脑游戏里,用游戏麻痹自己,在游戏里给自己起名叫“Amokläufer暴徒” 或者是 “Hass仇恨” ,在游戏里,他也显现出了对土耳其的仇恨。

心理医生诊断他为抑郁症+社交恐惧症,16年6月他还去看过医生。

640-6.jpeg

15年起,他就开始着迷于各种Amoklauf暴力事件。15年的夏天他专程去了一趟Winnenden,这里六年前曾经有个17岁的男孩杀了15个人,最终自杀。

现在基本断定,他费尽心机准备了一年,是想模仿2011年7月22日极右分子布雷维克在挪威的恐怖袭击事件。布雷维克当时杀了69个青少年,震惊世界。

目前,德国警方还逮捕了一个Ali 的朋友,认为这位朋友知情不报。警方也已经找到证据证明Ali的手枪是从Darknet网站上花几百欧买到的。

7.24     Ansbach音乐节爆炸

7月24日星期日晚上,巴伐利亚小城Ansbach发生了一起爆炸。

640-7.jpeg

现在已经证实,爆炸案上唯一的死者是引发炸弹的凶手本人,一位27岁的叙利亚难民。

他于两年前来到德国,一年前德国拒绝了他的避难申请,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被遣送回国,而是继续留在德国。在此期间也因为毒品问题在警方有记录。

不久前他的避难申请再次被拒。

640-8.jpeg

7月22日他背着装着炸弹的背包,来到Ansbach的音乐节,因为没有门票他被拒绝入内。

晚上十点钟,他在门口引爆了炸弹。自己被炸死,炸伤12人。

640-9.jpeg

可想而知,如果他当时进去了,这个有2000人的节日会是另外一场Blutbad。

目前警方没有宣布此次事件是否是恐怖袭击,巴伐利亚内政部长Herrman(↓)认为是作案者动机很可能有伊斯兰背景。Herrmann在巴伐利亚已经当了9年内政部长了,他表示这样不平静的一周他上任来还从来没经历过。

640-10.jpeg

但是也有反恐专家觉得这件事情和慕尼黑枪击事件很类似,也许并不是恐袭。(↓)

640-11.jpeg

7月24日     Reutlingen孕妇被杀

7月24日下午,爆炸案发生之前,在巴伐利亚隔壁的巴登州小城Reutlingen有一个孕妇被人当街用砍刀砍死,砍人者还伤了另外两名路人。砍人者被警察制服(↓)。

640-12.jpeg

砍人者是一名21岁的叙利亚难民,和Ansbach爆炸案案犯一样,此前警方对此人也有记录在案(polizeibekannt).

警察认为这次砍人和恐怖袭击无关(↓)。

640.png

我想说的是

一周发生四起血案,只有一起被勉强定性为恐怖袭击。

另外三起不是精神病人Amoklauf,就是Einzeltäter。砍刀都挥出来了还被认为无法定性。

然而砍刀在恐怖袭击中扮演的角色,对于我国广大群众来说,凡是稍微关心点国家大事的人都不陌生。在中国这样枪支管制严格的地方,恐怖分子的武器就是砍刀和自制炸弹。

而要想谈谈四起案件作案人的背景的话,得大着胆子,放弃政治正确,不惧”种族主义“这个称号的说:某教的极端化倾向不容小觑,应该严肃对待,不能再逃避了。(不过德国有媒体报道说,有证据显示慕尼黑枪手伊朗裔少年Ali是基督徒。)

但是讲宗教也好,讲种族也罢,题目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大了。我在这里单讲德国社会的融入问题。

德国现在标榜自己的所谓多元文化Mutilkulti,是整个欧洲的热点话题。
Deutschladn ist bunt德国是彩色的”从难民危机开始就变成一句口号。

其实关于Mulitikulti,这个近年来的文化学热点话题,学术界一直是争议不断的。这个大框架下,包含的其实是两个概念:Multikulturalität多元文化性Multikulturalismus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性是一种社会状况,而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体制。

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的时候还是研究生阶段。5年前的德国,和现在是有天壤之别的。那时我认为,我知道的国家里真正做到多元文化主义的其实是中国,因为我们承认少数民族的特有性,我们有民族自治区,有使用民族语言教学的学校。

而当时正值新疆7.5事件,我对多元文化主义是持反对观念的。这个听起来好像乌托邦一样各民族融合的大同理想国,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这在今天的欧洲得以证明。

所谓Multikulti,不是你把人邀约来自己的领土上,给他们地方住,给他们东西吃,让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就够了的。真正的Integration融合之路,遥远、漫长、危机四伏。

慕尼黑枪击案案犯,是90年就来到德国的伊朗人在德国生的孩子,长大一口流利德语,自己认为自己是德国人,却依然不被周围的人肯定。

不管德国人承认与否,尽管他们接纳了如此多的难民,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的应该是在德国融入的困难,这种困难, 不是送几件衣服,每个月给点钱,发免费食物、提供免费住处就可以解决的。

对于第一代移民来说,尤其是长相和德国本土人种有明显差异的,个人认为完全融入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不愿意留在德国,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不想做一辈子的外国人。在柏林这样人口总数40%都是外国人的城市呆着还好,但是在小地方里,你的肤色、口音、外貌,就是那么格格不入,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难民危机以来各地频发的事件、法国和比利时的恐袭、慕尼黑枪击都是在当地长大的外来族裔,第二代移民。在德国,土耳其人、越南人等外来移民的生活状况也很明显的说明,第二代移民一样也有很大的融合问题(当然如果是外国族裔和德国人的混血要好些)。

德国在引入那么多难民的同时,安排吃喝、工作,都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归属感的营造。

在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融合困难的原因在我看来并不主要是因为排外

我不止一次的听德国人和我说过:作为德国人,去到一个新的城市读书、生活、交朋友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因为个性、习惯等种种文化原因,德国人重视个人隐私,外冷内热的性格,对交际必然会造成困扰。

对本国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外国人。所以这事儿也不能和歧视外国人划等号

二战之后,德国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还是很彻底,甚至彻底到矫正过枉。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国家政治如此正确到满大街犯案的人都是精神病,都和宗教种族无关,都是经历悲惨、值得同情、需要拯救的可怜灵魂。

他们一旦犯案,总有德国人在扪心自问"咱们是不是对他们不够好”,”平时挺好的一个小伙子,怎么就这样了?“。

这种自我反省的功力,让我望而却步,总担心他们再这样逼自己,奥地利又该出画家了。这个世界该如何走出困境,Ich bin gespannt,让咱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开元网转载整理自讲故事的德语老师,原作者蒸镜子老师)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8.2025 15:1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