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频道

到任履新五十天,驻德国大使吴恳阁下接受开元网专访

12.5.2019 15:00| 发布者: KaiyuanEditor| 查看: 663| 评论: 0|原作者: KaiyuanEditor

摘要: 2019年5月10日,是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吴恳阁下到任柏林第五十天。不到两个月时间,吴大使已密集出席中德公务活动百余场。 今日,开元网暨人民日报海外网德国频道总裁周鸿图先生在柏林对吴大使进行了专访。大使围 ...
2019年5月10日,是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吴恳阁下到任柏林第五十天。不到两个月时间,吴大使已密集出席中德公务活动百余场。
今日,开元网暨人民日报海外网德国频道总裁周鸿图先生在柏林对吴大使进行了专访。大使围绕着中德政经形势、华人华侨、中资企业、留学生等问题接受了采访,表示将:固政治互信之“本”、强经贸合作之“基”、深耕人文交流的“土壤”,厚植互利共赢的“基因”,不断为双边关系注入新活力。

640.jpeg
△右为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吴恳阁下、左为开元网暨人民日报海外网德国频道总裁周鸿图先生
《开元网》
Q1
      您上世纪80年代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90年代又在驻德国大使馆工作过3年,时隔26年再次回到柏林常驻,请问您有哪些感受?

吴大使:
准确的说,90年初我来到柏林,当时在驻东德使馆工作了一年多时间。两德统一后,民主德国不复存在,我转馆到波恩的使馆,在那里又工作了两年多。
柏林是我外交生涯的起点,我在这里亲历了两德统一的进程,这是战后对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形势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柏林这个城市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柏林的大街小巷、城市风貌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西部的一些著名景点和街道依然是我记忆中的模样。陌生的是,我离开柏林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没有发生质的飞跃,当时西方对中国不甚了解、关注不多,要找到一篇涉华报道并不容易,彼时的中欧关系、中德关系也处于困难时期。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同1991年相比,2018年的中国经济总量(90万亿人民币)增长了45倍,人均GDP(近1万美元)增长了30倍,贫困人口数量降至1600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推动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根本性转变,中国也已日渐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我上任后每天都会在德国报刊新闻中读到大量的涉华报道。可以说,当今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时隔近30年再次回到柏林,出任第十一任驻德国大使,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背靠强大的祖国,作为中国大使,我也底气十足,有信心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中德关系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640-2.jpeg
△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吴恳阁下

《开元网》Q2
      您这次作为驻德国大使,与您担任驻奥地利、瑞士、荷兰等三国大使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您未来的工作重点会放在哪些方面?
吴大使:
德国是欧洲核心大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中德双边贸易额约等于中国与英国、法国、意大利三国贸易额的总和,占中欧贸易总额的近三成。去年大众集团全球销售的1080万辆车中,有420万辆是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占全球总销量的近40%。这些数字都足以说明德国在欧洲的分量以及中德关系的重要性。
如你所说,我曾在德国的三个重要邻国担任大使,这些经验都是我开展对德工作的宝贵财富。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德关系目前处于历史高位。重任在肩,我将致力于固政治互信之“本”、强经贸合作之“基”、深耕人文交流的“土壤”,厚植互利共赢的“基因”,不断为双边关系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开元网》Q3
        您在抵达德国后第二天出席的首场对外活动就是中德奖学金生以及校友招待会,以见您对于教育和青年的重视。您对在德超过六万来此学习、研究、工作的年轻人有什么期待?我们大使馆在这方面能提供哪些支持?
吴大使: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工程、希望工程,为在德留学生提供服务是使馆和我本人的重点工作之一。来德以后,我也将积极结合各种机会加强同在德学子的沟通交流。
抵德48小时后,我在使馆举办了中德奖学金生以及校友招待会。上周末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为“2018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颁了奖,并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与留德学子共同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五·四青年节”。今后类似的留学生活动我们也会定期举办。
目前,中国在德各类留学人员总数已经超过6万人,中国留学人员也是全德外国留学人员中的最大群体。在我们的留学人员中,博士及博士后的比例达14%;在公派留学人员中,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0%。截至2018年,共有467位在德留学人员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生奖学金,累计总数居欧洲留学目的地国之首;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海外选拔项目录取的在德留学人员累计达到755人,连续多年位居各留学目的地国第二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全德已有212位同学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人数仅次于美国。由此可见,德国已成为向我国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作为大使,我想通过开元网暨人民日报海外网德国频道向全体留德人员提几点期望:一是化爱国之情为爱国之行,踏实勤奋、刻苦钻研,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二是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在服务国家发展的同时也能有更大的空间发挥个人价值;三是充分利用留学德国的资源优势,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为促进中德两国的教育交流和科研合作做出贡献;四是希望各位留德人员做好民间大使,促进中德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理解和友谊。
驻德国使馆将一如既往地为留德优秀人才回国或为国服务牵线搭桥,提供全力支持。我们将通过在德中国学生会、校友会以及专业学会为我们在德留学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大家实现“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文明留学、成功留学”。
《开元网》
Q4
       据统计,目前在德国侨居的华人华侨有近20万人,您对于在德华人华侨有什么期望?
吴大使:
我在奥地利、瑞士、荷兰担任大使期间,与当地华侨华人朋友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工作中得到过他们的热情支持。抵德履新后不久,我就借华人华侨欢迎招待会的机会,同旅德华人华侨进行了广泛接触与沟通。我相信并期待,旅德华人华侨能给予我有力的帮助和支持,推动中德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为此,我想从以下方面给我们的侨胞、侨团、侨社提几个建议:
一是团结和谐,健康发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为侨社发展做好事、做实事,互利互助,促进侨社和谐健康发展。
二是守法经营,积极融入。良好的当地环境是侨胞在海外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良好环境的创造离不开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更多融入当地社会,加深了解,消除隔阂,努力提升侨界形象,改善自身生存环境。
三是培养新人,永续传承。和老一辈相比,新一代侨胞总体文化水平更高、当地社会融入程度更深。加深青年侨胞对祖国的了解、加强对青年侨领的培养,不仅能让青年人在祖国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个人价值,也是侨务工作薪火相传的重要保证。
四是推动交流,讲好故事。旅德侨胞是加强中德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展示中华民族良好形象的重要力量,在加深中德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运用好各种文化载体,不仅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更要介绍当代中国的发展,全方位地传递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相信全德侨界能够秉承“团结互助、积极有为”的精神,为中德关系大局增光添彩,为改善德国对华认知添砖加瓦。

《开元网》
Q5
       中国和德国建交已经46个年头,近几年来两国高层互访非常频繁,经贸合作领域宽广。德国是整个欧洲的经济引擎,在欧盟的各项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主席在3月下旬会见默克尔总理的时候也指出,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但中德务实合作仍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加强中德、中欧合作的意义已超越双边范畴。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德关系?请问您觉得一个稳步发展的中德关系对于中国和欧盟、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吴大使:
今天是我到任履新的第50天。在这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我密集拜会了德政府、议会、经济、文化、学术、媒体等各界重要人士,对外活动百余场。我的一个突出感受是,德各界充分肯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高度赞赏中方维护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共赢的建设性态度,热切期待同中方加强各领域互利合作。
总的看,中德关系当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高层交往提升“引领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两次对德进行国事访问。李克强总理四次访德。默克尔总理任内已11次访华。中德两国领导人通过这种频密的互动不断达成新的广泛共识,为新时期中德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互利共赢凸显“开放性”。2018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近2000亿欧元,德国连续43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连续3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企业对华实际投资去年增长近140%。中国实施新一轮改革开放举措以来,德国企业继续成为首批受益者。巴斯夫集团宣布将在广东投资100亿美元建设精细化工一体化基地,宝马公司在华合资企业持股将于2022年增至75%,安联集团将在中国独资设立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
三是拉近民心彰显“紧密性”。德国目前已有19家孔子学院,6家孔子课堂,开设汉语教学的中小学包括职业学校超过300所,其中87所中学把汉语作为正式学分课程及高中毕业会考科目。全德目前在28所高校设汉学或中国及东亚研究专业。越来越多的德国青年人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充满热情。去年,约150万中国游客来德旅游,每周往返于两国的直航航班约100架次,民间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
四是超越双边打造“示范性”。中德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和维护者,主张尊重并维护现行国际规则和秩序,支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双方致力于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贸组织等多边机构中密切协调,共同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多边主义、气候变化、全球经济稳定等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未来,中德将继续携手推进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一是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去年以来,中国已推出放宽金融、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等领域市场准入及外资股比限制等诸多新政策。明年付诸实施的《外商投资法》将极大改善外资企业在华营商环境。中国会继续坚定不移开放市场,也希望德方继续敞开开放大门。
二是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中德“一带一路”合作起步早、合作实、前景好。德国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和最大的域外出资国。西门子公司前不久刚刚同中方签署了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欧班列迄已开行超14000列,其中近半货运往返于中德之间,杜伊斯堡、汉堡等德国城市受益良多。这些成功故事激发了很多德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热情。未来,我们将积极推动中德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把中德经济互补优势同当地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多赢的良好局面。
三是深入拓展创新领域合作。中德在不断夯实汽车制造、机械、化工、电子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将不断挖掘智能制造、数字化、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让创新合作成为中德合作新引擎。
四是加强多边领域沟通协调。面对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在推动政治解决国际争端、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有所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德关系发展到今天,两国务实合作的效应不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远远大于二。不久前,习主席在巴黎同欧方领导人举行四方会晤,并同默克尔总理举行双边会见。此举也充分体现了中德关系在中欧关系全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欧洲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中方始终坚定支持欧洲团结自强。作为世界两大稳定力量和两大主要经济体,中欧关系稳步前行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为当前“变量”增多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因素,寻找“最大公约数”。
今年4月,新一轮中欧领导人会晤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下阶段,中方将同德方一道努力,推动早日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泛欧交通运输网络等发展战略对接,推动中欧加强世贸组织改革合作,为中欧关系进一步高水平发展提供更大推动力。


《开元网》
Q6
      近两三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加强对德和对欧投资,积极推动中欧之间的经贸往来,2018年中德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2000亿美元。但同时,德国和欧盟经济界却有着另一种声音:欧盟拟提出对华十项行动计划,将中国视为全面的系统性竞争对手;而德国经济部长最近的媒体发言也提出,德国会推出更严苛的对华经济政策。对此您怎么看?您觉得中资企业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呢?
吴大使:
中资企业对德投资起步比较晚,总量并不大,只有德国吸收外资总额的约1%,发展潜力还很大,可以说方兴未艾。德国媒体关于中国投资者“买空德国”、“窃取技术”的说法完全没有依据。相反,中资企业对德投资实现了互利共赢,完全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去年10月,青岛海尔成为中欧国际交易所D股市场的首家上市公司,中德金融合作更加深入。宁德时代在图林根州投资建设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既可以带动德国电池产业发展,也为德国东部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吉利控股集团和戴姆勒不久前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smart品牌。
上述这些鲜活的实例证明,中国对德投资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据我所知,德国有许多优质的中小型企业,研发实力很强,甚至是该行业的隐形冠军,但它们缺乏足够的资本和资源拓展市场。我们鼓励那些有想法、有实力的中资企业多关注德国,挖掘新的投资机遇。另一方面,你也提到中资企业在欧洲遇到不少阻力,这些障碍和问题我们也不能回避。我认为中资企业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我们发现很多失败案例都是因为投资前调查研究不够,尤其是对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缺乏调研。其中就有你提到的安全审查,还包括出口管制、劳资关系、法律法规、劳动许可以及各类行政审批手续。建议有意投资德国的企业事先做好功课,不盲目投资。要善于发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顾问公司和行业协会等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
第二,要规范透明,加强对外沟通。如你所说,中资企业对德投资快速增长,引发了当地政府、媒体及部分民众的警惕和质疑,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舆论和政策环境。企业海外经营首要的就是依法合规。此外,还应该主动加强与政府、议会、媒体、工会、社区等相关各方的交流,建立信任,消除偏见。中资企业代表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形象,更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是促进中德友好的民间大使。
第三,要着眼长远发展,积极融入当地。树立合作共赢理念,与各方共享发展红利,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办法。中资企业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重视劳工权益、加强环境保护、助力社区发展,以实际行动努力融入当地。
总体来说,中欧、中德经贸合作仍然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新一轮中欧领导人会晤后,双方发表了富有成果的联合声明,承诺2019年取得结束谈判所必需的决定性进展,以便在2020年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这对促进中资企业对德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开元网》
Q7
      以华为5G为焦点,德国各界对于数字化发展的争议越来越大,一方面,认为中国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民众隐私和数据安全为代价的。另一方面,由于越来越严格的欧盟数据保护法和其他各方面原因,德国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已经渐渐滞后于全球数字化发展趋势,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吴大使:
中方一直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支持企业参与全球产业界5G发展合作。我们同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多国积极推动企业开展5G标准、研发合作,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应用领域的务实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拥有广泛共同利益。
去年以来,总有一些人在讲华为“可能”会对他们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事实胜于雄辩。到目前为止,这些人始终拿不出任何确凿的证据。基于猜测而非事实就采取各种打压手段,这是明显具有政治动机的霸凌行为。
2个月前,美方以情报合作要挟德国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此举引起了德国社会的强烈不满。正如默克尔总理公开表态所说,德国不会“简单地将某一企业排除在外”,会独立、负责任地作出决定。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中国科技企业参与5G建设表明了公正的态度。中方也衷心希望德方能够坚持独立自主、公平公正的立场,同中方在包括5G建设在内的未来重点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唱响互利合作“光明论”,避免陷入某些国家的“阴谋论”。


编辑:龙佳、成翊宁   摄影:成翊宁

640-3.jpeg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8.3.2024 13:3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