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41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国:没有这个“耻辱标志”,中国就强大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5.1.2010 10:4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人说的或许有些道理———中国那些不法奸商,怎么就不肯为祖宗争口气呢?
. c- [/ N  {3 a+ c. E5 k7 v3 v& [) Y# S+ e
$ i$ k, Q7 d" }

0 ]- a! I% T) E2 S. g
. \" L$ R; R6 W- N3 u, o人们说,通向复苏道路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存在问题。只不过,如今,当公众开始意识到“中国制造”标签被大量劣质危险产品玷污时,各家公司是否开始认识到出现了严重问题。人们接下来要问的是:为什么中国制造商的行为如此恶劣?# l5 p. d! F$ ]( N6 t

! h& m6 `1 E6 N$ `9 f中国供应商和西方国家进口商之间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进口商通常会在中国工厂发货前支付货款,因此,中国工厂完全有理由投机取巧。
2 s8 H1 I: X5 p+ h$ x
$ M3 V4 q! Q4 Q只有在集装箱到达目的地后,问题才会被发现。而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供应商没法将中国工厂告上法庭。, V1 h* _6 n' t. @6 P; e

* |' Y) n$ @0 o中国制造商会竭尽所能地拉生意。但一旦拉生意,双方的关系就会每况愈下,尽管是一点点地恶化。“质量下滑”,即产品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5 K2 U8 A* I" ]. O0 t' A
" G2 X" t/ p; [  \' M/ @; s& ?
由于中国制省商知道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过他们,而西方国家消费者又希望自身供应链保持连贯性,因此中国制造商可以自如地、一点点地降低质量水平,无论所签的是什么合同。实际上,产品不合格是西方公司在中国参与的一场游戏的结果,西方公司是输家。
2 P6 k9 }2 ]- }7 H
, [6 o% S  [- H. q( ^. b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问题。中国供应商认为,进口商不知道的事情不会对其造成伤害。他们未经许可就改变产品规格,并且认为请求原谅比请求同意要容易得多。质量被视为实现更大利润的障碍,而质量问题不会被公开讨论。8 r  a4 I' h4 C- d1 @
/ J+ ^, F$ R( i$ A) T1 S  C) E
有些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政治制度。中国政府对通过商贸活动促进外汇流入国内的制造商予以奖励。然而,与此同时,那些以不道德方式经营的制造商几乎没有受到惩罚。
1 g! G7 k( M7 g. l$ g* _* j
) i) x# o, ~7 p2 m4 `中国可以阻止质量下降等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成立一个部门专门处理这类投诉。) w) o9 |3 P: F7 t4 j* R; ^

" E8 X) R& b5 D  t& @与此同时,我们仍在不断看到令人担忧的新闻。8 r4 H) f" ~6 v9 w4 g

2 N+ e' l2 Q! b  ~2008年,中国有数万婴儿因食用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而患病。政府对几十家涉及此事的经营者予以制裁、对其他经营者予以警示并处决了两个人。但这毫无效果。几周前,又有一家上海奶制品生产商被发现在其奶制品掺入这种有毒物质。" s! a; B3 w$ V" g$ ^+ e

& B' m# n! N" |% [对于一个连最极端的惩罚方式似乎都无法对犯罪活动产生影响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些什么呢?而我们从这样一个经济体进口商品的热情又说明了我们自身的什么问题呢?
2#
发表于 15.1.2010 12:2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5.1.2010 15:43:4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是扯淡吧!英国佬毁约的多了去了!!有什么资格说别人?!不照照镜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1.7.2025 10:1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